9月27日下午15:30,由5845cc威斯尼斯人官网版和社会科学处联合举办的第376期社科大讲坛在千佛山校区教学一楼5845cc威斯尼斯人官网版1139会议室开讲。本次讲坛特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赵希涛研究员担任主讲人,作了题为“中国主要江河发育史初探”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5845cc威斯尼斯人官网版林旭博士主持,学院院长王成新教授、部分骨干教师及50余名研究生共同聆听了报告。
报告围绕“中国大河发育与青藏高原隆升的相关联系”展开。赵希涛研究员阐述了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中国主要大河演化的影响以及研究价值。他讲到青藏高原在新生代晚期开始强烈隆升,至少在新近纪开始(~23 Ma),青藏高原已经隆升到一定的高度,引起了亚洲大陆的地形变形和古气候变化,导致了中国主要大河的发育,并且结合最近十年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的工作进行详细论证。赵希涛研究员认为长江自上游到下游均发育一套新近纪晚期的砾石层,标志着长江的形成应该要比现今认识的年龄还要古老,同时这一现象在黄河同样出现。此次报告,赵希涛研究员将青藏高原南缘、东部的主要河流的发育时间进行了对比,深入分析,从多方面讲解了在野外如何对大河形成的砾石层进行研究。报告结束后,部分研究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会后还有几个同学进一步向赵希涛研究员请教问题。本次社科大讲坛不仅使学生对青藏高原何时发生强烈隆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使研究生学了解在野外如何描述一套砾石层,如何进行剖面地质图的勾画,有利于学生们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和知识面的拓展。
赵希涛 (1940-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家。出版了《中国海岸演变研究》,《中国沿海环境变迁》,《中国海平面变化》,《全球海面变化》,《Holocene coastal evolution and sea-level changes in China》等著作1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青藏高原隆升、中国地势阶梯形成与主要江河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