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5845cc威斯尼斯人官网版邀请,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北京大学未来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瑜教授来我校作了题为《大数据支持下的社会感知:一点地理学的思考》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王成新教授主持,我校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15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
刘瑜教授首先从自己学习到研究的亲身经历指出,学科的交叉研究非常重要,大数据研究就是交叉协同创新的典范。对于目前的大数据热要有冷思考,既要看到好处,又应看到其弊端,要抓住其对于地理学发展深刻的价值。地理空间大数据自身所具有的与个体相关联、具有时空标记的两个重要特点,内含了大数据对地理感知的价值。所谓社会感知,是借助于各类地理空间大数据,研究人类时空间行为特征,并进而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时空分布格局、联系以及演化过程的理论与方法。大数据的场所感知探索能够打通定性和定量的桥梁,为地理异质性研究提供了更新更好的途径。刘教授还阐述了大数据和小数据的特性和互补能力,鼓励大家利用大数据对空间分析的前沿、人文与规划的前沿、复杂性科学的前沿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在互动阶段,刘教授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回答了与会老师和研究生的提问。他指出,深刻的道理,简单的方法,清晰的结果,是一个好的研究的基本特征。
刘瑜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讲解清晰,内容深刻,激发了在座老师和研究生的发散思维,对于5845cc威斯尼斯人官网版的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刘瑜,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未来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致力于支持地理空间模型与分析方法研究,目前主要关注地理空间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并提出了社会感知新概念。刘瑜教授现担任地理信息科学国际刊物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副主编;获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